当前位置:理论研究---拳理拳法---体悟太极拳六松(节选)

体悟太极拳六松(节选)

陈 雄  世界太极拳网 (2011)  2017-2-28 14:10:00


    
  杨式太极泰斗杨澄甫先生曰:“一个松字,最为难能,如果真能松净,余者未事耳!” 杨式太极名家郑曼青先生说:“第一就是太极拳讲‘松’。这个‘松’字,我学太极拳五十年了,到了前年才悟到其中道理。为什么松有这么大的好处?当时只晓得讲松、松、松,但究竟什么叫做松;怎么能松得很干净,这句话很难讲明白。前年悟通这个道理,我才想到我老师澄甫先生所讲的。他不大会讲话。一天到晚坐在哪儿,可以不发一言,不问他他绝不讲话;但这个‘松’字,每天总要讲个几百回,我甚至连耳朵都灌满了。他还讲了一句话,更是奇怪,就是‘不跟你讲这句话,你三辈子学不到的’,我就怀疑,难道讲一个‘松’字,我就三辈子学不到吗?现在想起来,不但三辈子,也许六辈子还学不到”。杨式太极技击名家杨少候先生说:“不是把对方打出去的,而是把对方松出去的”,杨式太极名家李雅轩先生说:“打人不入内,是松的功夫不够,尚未松净,还有拘滞之力牵制”。有兴趣者不妨一试,比较长劲和短劲的发放,便可感受到松的质量了。练过三、五年太极拳的爱好者,以腰腿的力量,用长劲不难把一个门外彪形大汉发出二、三米之远。但即便是十年以上拳龄的爱好者,有相当部分人发起短劲来,却发不出短劲的效果,找不到短劲的感觉。比如给对方使一个似乎不用多大力气的推按短劲,对方感觉是受击部位表层有些疼痛,而不是透内入里,震击内脏的难受之痛。若松松的落击对方手之小臂,则对方应痛彻臂骨,如同铁棒敲击的感觉。发不好短劲的原因何在?多是发短劲时胸、肩、肘、腕、手指等部位不够松软,有些僵硬,有些本能无意的紧张,但他眼下做不好,正所谓修炼未到火候,真拿不出具有威慑力的短劲。上述验证,笔者和自己的学生们曾有感受。松净是太极拳的灵魂,是有着重要拳理和核心拳法。两臂松、胸松、腹松、腰松、胯松,全身无处不松净。太极拳的功夫、从某个角度讲,也可以说是松的功夫。中定劲、松弹劲、松沉劲、轻灵劲、虚无劲等等都须从“松”中求得。从字眼上看,“松”的大道理似乎不难理解,当你在打坐或站桩时进入松静状态也许不难。但你想在行功走架和对练竞技的运动中,保持一种良好的放松状态,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至到的。在练拳架,揉推手、拆散手时做到松乃至做好松,即使对于有些打了几十年太极拳的老练家来,说还真的不容易呢!笔者曾拜访了一些名师大家,亦与一些推手大赛奖牌得主切磋交流,感到事实确是如此。

  台湾太极名家叶金山先生说:“因为‘松’是一种极高的无形境界,没有练到‘真松’的人,根本不可能明白‘松’是什么。这句话说出来,可能没有人会相信,但却是事实。每天嘴里说松,每天练松,每天教人放松,但是却完全不知道松是什么的人,遍地都是。为什么?因为‘松’根本不是肌肉不用力这么简单而已。一定要松到别人接触你时,完全感觉不到你有一丝一毫的的重量才行;要松到感觉自己好象完全没有重量,几乎不存在才行。如果你的小手臂,从被人由下抬高而超过头顶,只要别人感觉到你的手臂有丝毫的重量,或自己觉得肘、肩关节,有丝毫卡住的感觉,就表示连基本的松都没有达到,离全身松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学习太极拳之难,首先难在改变本能的观念。太极之初,就是要你放弃日常本能的观念,平时生活、工作习惯用人之本力的,这时到了太极拳就被视为一个病。太极拳不但不让你练蛮拙的外力,还要你把以前练的外力都卸掉,因为卸外力就是弃僵力,僵力弃了,松柔、松活、松弹的劲道才能出来。减去一分本力,增加一分内功,事实确实如此。可是部分人在这时就被拒之门外了,因为很多这些人松得不到位。究其原因是:不会松,不敢松,甚至是不相信松。不会松的原因是没有明师指教,不敢松的人是嘴上说松,心里面却一直在怀疑松的功夫。松得不到位的结果,就是使太极拳功夫一直上不了较高的层次。

  何谓松? 松是指修为的方法, 是谓身心于规矩之中的自然放松。目的就是要消除拙力,去掉僵劲。要按照规矩用劲,以意贯注于动作过程之中。练拳的松,关节是开启的,肌肉软组织是舒展的,皮肤的毛孔随呼吸和动作的开展而开放,精神是安逸的。有些人练松不成变为懈,懈的关节是闭合的,肌肉软组织是萎缩的,皮肤腠理(腠理一词源于传统中医之辞,它指皮肤的纹理和皮下肌肉之间的空隙)紧张,精神萎靡不振。懈是人之自然本能,其表现是上下摊成一堆。腰懈则身瘫,胯懈则身倾,膝懈则立不定等。如何做到松而不懈,这是练功的关键。练松并不是一点力气都不用,试想一点力气都不用了,还能走架和推手吗?所以说身体的放松,实质上是在意识的控制下,尽量少用拙力。在一个动作过程中,如果只用一分的力量就够的话,就决不用一分半的力量,这就是太极拳巧劲省力的学问。放松其实只是一种通向高功夫高境界的方法和途径,并非最终目的,而是达到目的的必要手段。那最终目的是什么呢?简单的说,那就在这个松的过程中不断壮大内气和不断增长灵性。通过放松结合其他多方面的训练,而锻炼出一种刚柔相济的、轻沉兼备的、松活弹抖的螺旋式的整体劲。要想练好太极拳,就必须深刻地理解放松用意的重要性,要体悟“松为太极拳术之灵魂”这句话。

  据体育科学研究成果表明:简单的说,肢体放松除了提高生物力的传递系统效率之外,还有增长所产生的生物力,产生生物力的大小决定了肌肉、肌腱、骨骼松驰与收缩之差的大小。何谓太极拳放松的主要环节?要解决放松的问题,首先要在松肩、松胯和锻炼胸腰运化上下功夫,而胸部开合灵活的关键又在于松肩,腰部折叠运化的关键又在于松胯。放松的一个标准,叫做松透。何谓松透,我认为它的内涵至少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的要求。本人在十几年的教拳过程中总结出了一些自己的体会和经验,写成拙文在这里与大家交流,从全方位探讨练拳放松的问题,内容亦力求理论联系实践。阐发见解如有错误,敬请同道斧正。

  第一是松静,即锻炼一种放松的心态,这也是放松的入手点。所以武式太极一代宗师禹襄公曰:“先在心,后在身。”心静无为是实现松的前提和保证,练拳首要心静。感觉神经中枢(大脑)松静,思想集中,达到心平气和的状态,才可以开始动作。因为太极拳是一种顺应人体的自然状态,顺其自然规律而引发其自然之力的一项运动。李雅轩先生说:“未随出势,先将脑筋静下来,摒除杂念,身心放松,去掉拘束……练拳时先松心,后松身,心身俱松之后,其意气便可自然地沉到丹田了。”全身肌肉、韧带、骨骼以及各个脏器的放松程度,是受大脑神经不同程度的兴奋控制的。练功时,只有大脑越入静,神经兴奋程度就越低,骨肉就越松,血液流动就越好。但要知道,练大脑入静的功夫,绝非几日之功,需要有一个得法掌握要领的锻炼过程。心静非指强令内心镇静,而是要使急切求松的心情趋于缓和、坦然和宽松,继而才能进入无欲无求之境界。单一地求松并不能做到真松、全松,不少习拳者虽深知盘拳揉手须周身放松肢体去练拳,无一处用拙力、无一处僵滞的要求,却因摸不到要领而很难真正做到。他们往往只知道放“松”肢体去练拳,这样从形体动作上看起来好象柔软优美,但周身或多或少总有一部分没有放松,其实,实现松的障碍就是行拳者自身却急切求松的意图,他们往往急切地想放松,心情反而就越紧张,有如一颗心老悬着放不下来,刻意追求和意念过重的结果,恰恰导致了与真松境界的背道而驰。有些人把太极拳练成过于软绵锦的,稍微用一点拙力,又僵硬了,精神也提不起来,这样既没有柔,也没有刚,这种练法不能算成“由松入柔,运柔成刚,刚柔相济”的太极拳,而是一种体操式的太极拳,圈内人俗称太极操。松静是练好太极拳的必要条件,阴阳虚实是练习太极拳的灵魂,传统太极拳的最高境界是纯以神行,仅看到神的忽隐忽现,刚柔的痕迹看不出来。

  第二是松展,在大脑入静、意念导引下,要有序地使全身各个脏器、肌肉、韧带、关节处处松开、松展、拉长。拳论中讲的“皮毛要攻,骨节要松”“对拉拔长”、“逢上必下”、“前去之中必有后撑”等等要领,都是这种对称张开、节节贯穿的要求。腰胯以上松开往上领拔,腰胯以下松开往下沉坠,上领采天之气,下沉接地之力,这就是松展的重要体现之一(若练低架拳求松展长功,宜注重这个要领,否则容易造成下肢僵紧不活,影响全身放松)。特别是初练太极拳者,更要力求开展,力求舒展,进而要求“开展之中有团聚之意”,开中有合,合中有开,开合相寓。


  第三是松沉,包括内气下沉、重心下移和一些重要关节的松沉。松沉不是动作的下砸,也不是动作的下蹲,亦不是整个身子低下去,而指的是丹田内气的下沉。李雅轩先生说:“只要周身松开了,气自然会沉下去,日久内劲自生,脚下也会沉稳……”打拳时,除了“虚领顶劲”以外,其他部位都处于松沉的状态。如上肢的松肩、坠肘,下肢的松胯扩膝、涌泉穴贴地、脚趾抓地,中盘的松胸实腹,都是为了这种周身松沉的要求。这种肢体上的松沉,有利于真气下沉,重心下移,从而稳固下盘。下盘沉稳,又有利于中盘和上盘的轻灵,从而达到轻沉兼备,一旦松柔与轻沉都具备,在往后的行拳中就处处体现八面支撑的势态。放松要松得干净,要丝毫杂念也没有,瞬间要放松到脚下。能松腰,则气自能下沉,两足增力,桩功稳固。此乃杨氏太极拳家传口诀“不倒翁”者是也。

  真的放松到意、气、力都沉人脚底,且入地很深时,会觉得有一种东西从脚底向上升腾起来,渐渐充盈全身,将人向上拔起。有了向上领起的感觉,便会加深全身向下松沉的体验。这时才能真正领会“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的拳意,而顶头悬也会于自然中形成。就太极拳的特点来说,这里说的“松沉”是相对“松而轻浮”的现象来说的。一般人认为沉与重是一样的,实在是误解。在武术词典里重为有形,其力呆滞,而沉则不同,沉劲活,似松非松,似紧非紧之形,与重不同。所以在松沉的同时,一定要注意防止双重之病;在轻灵的同时,亦一定要注意克服双浮之病。 

  第四是松活。松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各个关节轴的旷量松活,二是以丹田为核心带动肢节顺逆缠绕之柔韧性的活。关键在于通过打拳,特别是通过松腰和胯裆劲的锻炼,不断增强关节的松活、韧带的柔韧和肌肉的弹性。从而做到“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使周身各个环节都能随心所欲地达到圆活、灵敏、滑润,变化轻快,使各个有轴的关节,旷量不断加大,可以向四面八方自由地转动,以保证发劲时节节畅通,极快地把周身之力调整集中到施力点上去。从动作的形态上来讲,要求松圆,动作非圆即弧,在腰胯的带动下,身体各部做螺旋的缠绕运动,合而螺旋,开而螺旋,沉也螺旋,起也螺旋,处处体现了公转自转的运动规律。修炼太极拳。无不以底桩沉稳,腰身活泼,上肢轻灵为要旨。轻是保证全身内外放松的必要条件,每打一势轻轻运行,只有用力越少越好的轻的练法,动作才能越练越灵活,才能达到“一羽不能加”的高度敏感性。灵是轻的发展。不轻就不能松,不松就不灵活。太极拳的动作始终是螺旋式、抽丝式的内外协调运动,使全身各部位圆活无滞、富于弹性和韧性,所以“松活”能随时灵活地集中于某一点,从而能发展力量和速度,如拳论中所说的“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灵活变化,周身一家,发劲完整。轻是保证全身内外放松的必要条件,所以拳论中说“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每打一势轻轻运行,只有用力越少越好的轻的练法,动作才能越练越灵活,才能达到“一羽不能加”的高度敏感性。灵是轻的发展。不轻就不能松,不松就不灵活。要继承和发扬太极功夫,就要从基本的要领去做,要从“松”字入手,松则沉,沉则轻,轻则灵,灵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化则发。

  第五是松击。诸如短劲、透劲、惊弹劲、崩炸劲等就是太极功夫的松击手段,以松透全身的整劲求得快准、冷狠、入里透内、惊心动魄的击打效果,拳论所谓极柔软而后极坚刚的内劲就是松击的体现。太极宗师杨澄甫在世时,有人问他:“未见您用多大劲,何以将人打出去那么远,打得那么脆呢?”杨宗师答曰:“我是松着劲打的。”

  若要体悟松击,最好是先解决如何理解和认识“松”与“紧”的实际问题,这样处理有利于进行“由松入柔积刚”的技击训练。很多太极拳爱好者在练拳时往往强调一个“松”字,因为“松”为太极拳术之灵魂。但也不能不谈一个“紧”字,疏忽了“紧”,就可能不符合太极拳阴阳之道。太极拳明师刘习文先生在《“紧”是太极拳的禁区吗?》一文中说:“太极拳锻炼要求的放松,是自然的放松、绵柔的放松、轻灵活泼的放松、‘用意不用力’的放松;太极拳锻炼要求的缩紧,亦为自然的缩紧、绵柔的缩紧、轻灵活泼的缩紧、‘用意不用力’的缩紧。这与现代汉语注释的‘松’、‘紧’(笔者注:通常的‘紧’表述为意念和形体上的紧,是精神上的紧张和肌肉、筋腱的僵直呆板、关节不灵活等等)完全是两回事……只有松紧结合才是产生弹力(伸缩力、爆发力)的基础和条件。松紧结合质量,决定太极拳推手时的发放质量——冷弹脆快的标准度。”但是话又说回来,拳龄较短的爱好者不宜过早体悟刚劲之“紧”,要多点体悟大松大软的拳理拳法,以免影响初级阶段“摧僵化拙”的练松。太极拳明师张子英先生在《论武当赵堡承架太极拳的“松”与“紧”》一文中说:“ 如果未了解松柔之前或不明白紧的用途,就会误将硬的动作当成“紧”的练习,使整个身躯与四肢贯着沉重的笨劲。” 有道是:有意练松,无意求刚。把刚讲得客观一点,发劲末端聚点上瞬间的紧就是刚。太极拳明师李秒丰先生在《回忆师爷讲太极弓子、闷劲、松紧》一文中说:“松紧训练,主要是掌握松紧的空间和时间的频律及频率变化,即松紧的频度和幅度。松紧的时间越短,松紧的频率越快;松紧的空间越大,松紧产生的能量越大;松紧变化越瞬,能量释放的效果越佳……松则全身皆要松透,紧则要全部紧到极点,而不能半松半紧,要松在自己身上,紧在对方身上,使力量透达无滞。平时训练,不仅要做到松中有紧,紧中有松,似松非松,似紧非紧,更要瞬松瞬紧,任意松紧,随意松紧,还要渐瞬突变。”
  
  太极拳练得越松,内劲就越整;劲越整,打击点越小;点越小,穿透力就越大。这就是把松紧练至恰到好处的结果,亦是松击的功夫。

  第六是松空。全体空灵,应物自然。松的程度越高,功夫也就越深。反过来,功夫越深,对松的质量要求也就越高。应物自然是人的功夫练至虚无至极时,身上在受袭时突然表现出来的一种自然反应。传说受袭者安然无恙,袭击者却被震跌出去了。林墨根老师深入浅出的说:“松干净了就是松空,不要看得太玄了。”练太极拳至少有四空:第一要心空,思想要空。练久后则熟能生巧,自可以练来不加思索,心空自然,体内生理机能,就自然发动。第二要手空——两手心空松,太极拳出手姿势,无论阴手阳手,必要像挟有一个皮球在手中一样,手指亦需在动,手必须要空。第三要脚空——两脚心要空松,足心空出,则足心的涌泉穴不受阻塞,气机自易流出。第四要胸空。武式太极名家郝少如先生说:“要空中有松,松中有空。”松空是练太极拳到了无形无象的高级阶段,此阶段没有几十年的潜心追求和明师高人指点,无法达到。由于本人尚未练成如此功夫,故无具体感悟可言。


 

 
搜索标签:太极拳 松

〉〉更多内容

 

公告栏
昌平辅导站北京陈式太极拳培训开班

[[p align=center]][[image1]][[/p]] 
开班时间:2023年8月5日
授课时间:周六日上午:8:00-10:00
授课地点:昌平中心公园
[[p align=center]][[image2]][[/p]] 
授课方式:循环开班
授课内容:
北京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二路,陈式太极刀,太极剑,推手。
授课教练:主讲:杜以君
教练组成员:谷永生 刘颜文 梁月仙 王锋
授课方式: 面授
拳架、拳理及攻防含义
服装要求:
太极拳练功服或者宽松运动服装。
北京陈式太极拳的特点:
快慢相间,刚柔相济,螺旋缠绕,松活弹抖。

报名方式:网上及现场报名
联系人: 杜以君13641145510

欢迎广大朋友报名参与!
资讯搜索

会 员 登 录
 
培训信息

│【大事要览】│

  田秋信博客  田秋信陈式太极拳论坛  田秋茂博客
北京陈式太极拳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