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秋田老师的去世,使我们感到非常悲伤,我们深深地怀念着他。他的离开,使灿烂的中华武术星空,陨落了一颗耀眼的明星,我们也失去了一位关心我们、爱护我们、精心培养我们的恩师。
2016年6月8日,这是2016年端午节的前一天。各种节日都是弟子们相约看望师父的日子。但是,这个端午节,我们再也见不到这位朴实无华、慈祥敦厚的老人了。一位弟子面对准备好的端午节礼物捶胸顿足,只恨自己没有早一天去探望师父。
中山公园和天坛是田老师晚年的主要拳场。2007年以后,田老师将天坛拳场交给了黄君纪,完全转移到中山公园教拳。
回想起十多年来与田老师在一起的日子,那么多的往事,那么多的教诲,那么深厚的情谊,令人终身难忘。
在中山公园里,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我们天天跟着田老师打拳。严寒酷暑,刮风下雨,都不能阻挡我们练拳的热情。
田老师从1974年开始传播太极拳,教了一批又一批学生。还曾受吴彬先生之邀,在北京武术队向美国、英国、意大利、俄罗斯、韩国等外国武术爱好者传授陈式太极拳数年。特别是1984年起,田老师专注陈式太极拳的教学后,培养了许多优秀的中外太极拳传承者。俄罗斯、德国、韩国、澳大利亚,都有他的传人在传播北京陈式太极拳。国内更是桃李满天下,他的许多弟子都是太极拳辅导站的站长、骨干,还有的是体育大学的教授、区武协领导,他们传播着北京陈式太极拳,推动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
田老师多次对我们讲,练陈式太极拳应当以传统理论为依据,以沈家桢、顾留馨编写的《陈式太极拳》一书及前辈的录像为教材,坚持科学发展观,将北京陈式太极拳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认识它,接受它,从而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活态文化,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田老师对于陈式太极拳最大的贡献在于,他首先提出了“北京陈式太极拳”的概念。经过多年的实践检验,“北京陈式太极拳”概念已逐渐得到大众认同。这一概念的提出,奠定了陈发科先生的宗师地位,明确了陈式83式太极拳的地域特点,对于陈式太极拳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由于长期充当其叔父的太极推手陪练,加上长期与兄弟切磋推手技艺,田老师的太极推手功夫深厚,尤以手快而著称。
田老师的拳架中正安舒,儒雅大方。他教我们太极拳时,十分强调太极拳的柔化和走圆圈的特点,带着我们一遍遍地划圈。他告诉我们,这些圈划好了,拳里面的手上的动作就都有了。他尤为强调手法、眼法、身法和脚的方向,要求每一招式均要规范行拳。
田老师为人厚道,谦逊大度。他以中山公园作为主要拳场后,每天早上都早早地来到中山公园指导大家练拳。有时候还接待外国拳友。前几年,在田老师拳场附近出现了杨式太极拳教学点,田老师就将自己的拳场向远处转移,让出了大家都喜欢的夏日凉爽的古树林。很多人不解地问他,明明您是先来的,为什么要让给别人?他淡淡地回答说,因为别人也喜欢那里,公园是大家的,如果我坚持不让,将来难免会起摩擦,我们练太极拳是为了健身,不是为了争什么东西。
跟田老师学过太极拳的人,都一致称赞他的为人。他待人和蔼可亲,教学一丝不苟。无论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不管资质愚钝还是天资聪慧,只要来学拳,他都认真负责地教。
学拳先学做人。田老师品德高尚,跟着田老师,我们不但学习如何练太极拳,更多地学到了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北京陈式太极拳传承人。“不可不敬师友,不可狂,不可满,不可不读书,不可不揣摩”,这是田老师对我们每一个人的要求。
练太极拳,使我们增强了体质,告别了疾病。黄君纪是田老师的早期弟子,当初身体极差,有心脏病,活动一会儿就累得瘫倒在地。为了提高她的基本体能,田老师每天领着她在天坛公园里徒步行走,逐步加大运动量。后来,在田老师的帮助下,黄君纪不但养好了身体,还成为陈式太极拳的传播者,教了很多学生。
田老师的退休工资不高,家庭经济条件有限,但他却多年义务传授陈式太极拳,视传播北京陈式太极拳为己任。他基本不收学费,还曾经自掏腰包给学生买公园月票,让大家去学太极拳。
他对前来学太极拳的人说,我要感谢你们来学习太极拳,因为只有不断地有人学习、练习陈式太极拳,这个拳种才能生存下去,才不会消亡,我才对得起先人。正是这种把北京陈式太极拳发展作为自己历史使命的责任感,让田老师不图名、不图利,义无反顾地一心扑在推广、发展太极拳事业上。
也正是由于这种历史责任感,田老师非常鄙视以太极拳作为攫取钱财手段的人。他推崇武德第一,认为德重于一切。有的人收徒弟要收成千上万元红包,有的人教拳要收高额学费,他听说这些事后,感到很难过,认为这是对太极拳的亵渎(音:谢读)。他常对我们说,待人要厚道,要有德行,尤其是习武之人,武德最为重要。他不多言、不张扬,并时常告诫我们,要练好自己的功夫,决不能讲其他门派及个人的不好。
田老师教拳时,总是以身姿一遍一遍示范,详细解说,授以重点。有时,我们在学拳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急躁情绪。田老师就告诉我们,要“只问攀登不问高”,踏踏实实、认认真真自己练自己的,不急不躁,更不可急于求成。
在练拳中,田老师为了让我们能抛开杂念、一心练拳,特意多次介绍一首名为《墨梅》的诗:
吾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他要我们记住这首诗的最后二句,并且告诉我们,练拳也要像梅花那样,不能为了博取别人的叫好声才练拳。
在传承教学的道路上,无论是身体的不适,或家中的大情小事,都没有阻挡田老师传承的脚步。他曾带上因老年痴呆症不能独自在家的妻子,一起到中山公园的拳场来教拳;他也曾带着我们去通州,在他女儿家宽敞的客厅里探讨、研究北京陈式传统太极拳的发展;我们还曾随他去各个太极拳站交流拳艺,去博物馆参观以增长知识、陶冶情操。
2010年春季的一天清晨,在中山公园河南岸的一个教学场地,他指点学生们集体演练陈式太极拳。就在演练当中,他突然一歪晕倒在地,头颅重重地撞向护河的铁栅栏,将其中一根铁杆撞断掉进河里。大家一惊,急忙跑去把他搀扶坐起来,他醒来后第一句话居然是“我没事,你们接着练,有的动作还不行……”。大家看着他,心里酸楚极了。这就是我们敬爱的田老师,一个视陈式太极拳为终身事业的伟大的太极拳师。
田老师生前多次提起,他的叔父田秀臣晚年谆谆告诫他,要一心传播北京陈式太极拳,放弃其他流派的教学,专心培养后人。几十年过去了,他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陈式太极拳传承人,创造性地提出了“北京陈式太极拳”理论,完成了田秀臣先生的嘱托,他的光辉业绩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