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综合信息---我当自强—专访田秋信

我当自强—专访田秋信

李上  北京陈式太极拳网 转自【世界太极拳网】  2014-4-3 13:32:00


    
  3月11日,陈式太极拳名家田秋信,应邀来到世界太极拳网,接受了我们的采访。畅谈太极人生,解析陈式太极奥妙。

         我当自强—专访田秋信:

 

  【田秋信简介】田秋信先生祖籍河北完县,1942年生于北京。师承家叔田秀臣。田秀臣先生为太极宗师陈发科先生的高足,德艺双馨,亦为一代太极名家。田秋信先生通过五十余年的勤学苦练,真积力久,功臻上乘,不仅全面继承了自陈发科先生至田秀臣先生的一脉正传,而且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之上又将陈氏太极拳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田秋信老师桃李满天下,授课时深入浅出,幽默生动, 深受其学员们的欢迎。他对陈式太极拳理解非常深刻,常以自己悟出的拳诗, 传授予弟子, 现列出两首, 供陈式太极拳爱好者习拳时体悟,之一:“ 起势走螺旋, 力从足底发, 节节要贯穿, 周身是一家。”之二:“ 腹内如海形如潮,转换折叠在于腰。进退起伏身要稳,上下贯穿力达稍。”
  年过70的老先生,看上去精神抖擞,说话的语气也底气十足,这一定与练拳有关系,我怀着好奇试探地问田老师:“您这好身骨和十足的底气跟练太极拳有关系吗?”从而开始了与田老师的访谈——
   田秋信:小时候我全身是病,7岁左右我开始和叔父田秀臣学习太极拳,身体在不知不觉中就好了起来,一直活到现在,我都觉得是个奇迹。

  李上: 您介绍一下家叔田秀臣的生平情况。
  田秋信:家叔田秀臣生于1917年,故于1984,河北完县人,著名武术家陈发科的弟子、陈式第10代传人、是北京陈式太极拳的一代宗师。叔父的小名叫河套,他们家以制笔为业。年少时先从唐凤亭学形意拳。1941年,家叔拜被誉为太极第一人陈发科前辈为师,开始学习陈式太极拳。陈式大杆、太极棒、大捋、推手、乱踩花,并学习了肩、背、跨打的基本功。且留有与陈发科老师推手的五张照片,并在沈家桢、顾留馨所著《陈式太极拳》一书中被采用。1946年,在陈发科老师六十大寿时,田秀臣、李经梧、孙封秋、宋麟阁等四人正式递贴、磕头拜在陈发科老师门下,成为陈发科少有的几位入室弟子之一。

  李上: 田秀臣跟随陈发科先生学拳以及教授太极拳的情况?
  田秋信:1961年,田秀臣开始在东单花园传授陈式太极拳,他保持了陈发科老师原有的风格特点,他行拳舒展大方,气势饱满,动作刚柔相济,快慢相间,松活弹抖,一气哈成。一招一式以身带手,周身相随,螺旋缠绕,意气融合,内外合一,潇洒自如。给观者以美的享受。招招式式无不刻求陈发科老师原有风貌,唯恐变改,因此从学者甚众,成为承上启下的一代陈式太极拳名家。1977年应北京体育学院武术教研室的邀请在该院教授陈式太极拳。从学者有阚桂香、刘玉萍、周佩芳等教练及许多干部职工。并拍摄了陈式太极拳第一部影视资料片,为保持陈式太极拳这一传统古老拳种的原有风貌留下了珍贵资料,使后辈学有所本、学有所规、学有所成。1981年,日本太极拳协会三浦英夫知道委员长和副委员长中野村美、高谷宽顾问、武田幸子都先后慕名拜访他。

  李上:您自己学习、研究、传播太极拳的经历?
  田秋信:其实最早时叔父田秀臣练拳我就在一旁看着,潜移默化的我就跟他学会了。

  李上:这么简单吗?
  田秋信:哈哈哈,当然也不是,我教拳处处从实战出发,一生所求仅为体现一个真实的太极拳。在基本功训练方面,除了传统的抖大杆子、扔沙袋子、拧二棒子之外,更创立了一套以靠打桩为核心的系统、丰富、科学的训练方法,借此可以快速有效地提高太极拳习练者手、眼、身、法、步各方面的功力,从而能够为套路演练和推手、散打筑下坚实的基础。

  李上:  陈式太极拳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呢?
  田秋信:一句话:刚柔相济、符合人的生理原理。陈式太极拳要求软似棉花硬似铁,慢而不散,快而不乱,故刚柔相济,快慢相间。运用缠丝劲,创新了双人推手的竞技运动和粘随不脱、蓄发相变的刺枪术以及八杆对练基本练法,开辟了一条简便易行,提高技术的途径。
3月11日,陈式太极拳名家田秋信,应邀来到世界太极拳网,接受了我们的采访。畅谈太极人生,解析陈式太极奥妙。 

  李上:  您跟大家说说如何能练好陈式太极拳?
  田秋信:陈式太极拳83个定式里包含更多过式,大家要在习练过程中,把每个定式当作珍珠不断打磨的细致入微,然后关键是上下式的衔接,这非常重要,上一式完成就是下一式的开始,环环相扣遥相呼应,隨后再进行节奏性的练习只有如此组合起来才是一套好拳的组合。太极拳的属性是技击艺术,只有懂得技击涵义才能准确掌握习练中的节奏和韵律,进而做到刚柔相济,快慢相间,逐渐把握机会从支点到到落点,不断优化中间环节,同时与健身的要求相同。不要把技朮和健身割裂开來,它是一个科学运动的两个方面,而决非对立与不同。它符合人  的生理运动规律。

       田秋信指导:

 

  李上:  陈式太极拳意、气练习方法是?                     
  田秋信:先辈说:拳无拳,意无意,有意无意是真意。又说:无意之中是真意。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它是中国几千年厚重文化积奠的一部分,至于每个具体个人把它当成什么,是因为每个人的取项不同,视角不同,层面不同,特别是文化知识和实践知识的差异而各自表述而已。大家进行拳法练习的时候,一般都从外形入手。比如出拳的方向、角度,步法的大小、高低。然后讲发力的方法,前脚和后脚怎样用力,腰胯怎样运用,手肘如何拉动。深一点我们讲劲力、劲路、劲别。分析“收”“发”的关系。研究实战中如何运用,动作正确后就是练习的数量了。只有量变才能带来质变。一种技巧只有经过几万遍以上的训练,身体才能适应。如果身体适应了,内在的东西还需要提出来单独训练吗?我的观点是“内与外共生共灭”。如果外形能做到“节节贯穿”,那经络运行也必然流畅自然。打拳呆若木鸡的人,我不相信能有什么“内功”、“气功”。我们追求外在之形的同时,内在的东西也会同时增长。

  李上:  田老师只要说出口的东西,我认为都是外在的表现形式。比如当我们听到“意念、神明、气”这几个词时,它已经是表象了。这些东西本来就是需要去体会、去领悟的。所以“不说正好,也许一说就错”。
  田秋信:呵呵,只可言传,不好意授。

  李上:  最后请您谈谈陈式太极拳的内劲锻炼方法。
  田秋信:形不代表劲儿,劲儿却可充实于形中。太极拳是一种“拧”劲。有人说太极拳就是一个圆,这不完全正确。太极拳应该是拧裹缠绕的螺旋运动。先师陈发科说太极拳是“麻花劲”,这是高度概括了太极拳的螺旋劲。麻花劲不同于旋转,这种劲要以自我为中心,同时需要两个相反方向的力,旋转的中心可能不再自身本体。我们说的拧麻花,光有旋转是不够的,拧需要两个相反方向的力。实际上太极拳就是一个不断拧紧——放松——拧紧的过程。通过螺旋,可以使肢体延伸,这是短打寸劲和零距离发力的方法。通过缠绕,可以产生“煞”劲。就像蟒蛇用身体缠绕勒死小动物一样。螺旋运动还会产生切向加速度,形意拳有出横不见横之说,这个横劲就是切向力。威力的大小取决于出拳的速度和旋转的速度。螺旋运动是攻防兼备的运动,螺旋力在进攻的同时可以产生“化”劲。所以不用将攻防动作分开。比如钻拳,一个动作,即是攻,也是防。螺旋运动的主宰在腰胯,立身中正是螺旋的前提。低头猫腰,立身不正,腰挎就无法作反向运动。所以说“低头猫腰,传授不高”,就凭这股子劲儿。
   李上:  感谢您的讲述,请您给我们网站留个宝墨。
   田秋信:好!
 
       田秋信题词:

 
                     
  田秋信老师的字迹,如太极般刚柔相济,快而不乱——
“人生能有几次博,只要一息尚存,我当自强不息!”

 

 
搜索标签:田秋信 北京陈式太极拳 华城武术社

〉〉更多内容

 

公告栏
昌平辅导站北京陈式太极拳培训开班

[[p align=center]][[image1]][[/p]] 
开班时间:2023年8月5日
授课时间:周六日上午:8:00-10:00
授课地点:昌平中心公园
[[p align=center]][[image2]][[/p]] 
授课方式:循环开班
授课内容:
北京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二路,陈式太极刀,太极剑,推手。
授课教练:主讲:杜以君
教练组成员:谷永生 刘颜文 梁月仙 王锋
授课方式: 面授
拳架、拳理及攻防含义
服装要求:
太极拳练功服或者宽松运动服装。
北京陈式太极拳的特点:
快慢相间,刚柔相济,螺旋缠绕,松活弹抖。

报名方式:网上及现场报名
联系人: 杜以君13641145510

欢迎广大朋友报名参与!
资讯搜索

会 员 登 录
 
培训信息

│【大事要览】│

  田秋信博客  田秋信陈式太极拳论坛  田秋茂博客
北京陈式太极拳网 版权所有